團隊簡介
工科數學教學團隊負責人董小剛教授,教育部數學類教指委委員;吉林大學數學學院兼職博士生導師;獲得吉林省教學名師和吉林省優秀教師稱號;是吉林省精品課程負責人。
團隊由12名教師組成,其中:省級優秀教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校級教學名師2人;學科帶頭人1人、學術帶頭人2人、學術帶頭人后備人選1人;教授4人、副教授5人、講師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人,在讀博士2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6人。
教學團隊師資力量雄厚,知識結構合理,年齡結構適宜。近年來,團隊成員先后承擔了省、校級教學研究項目數10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數10篇;編寫教材或教學參考書7部;教學研究成果中有2項分別獲吉林省教學成果獎。團隊教師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課外科技活動,多次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東三省大學生數學建模、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和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中獲得獎勵,其中獲國家級一等獎2項、國家級二等獎7項;省級一等獎數10項??蒲猩?,團隊成員先后完成或正在進行的科研項目30余項,其中1項“863”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科技部項目,獲得科研經費170多萬元,已有近20項成果通過專家鑒定,其中有2項成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有2項發明專利,出版學術專著2部,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
團隊精神
1.不斷學習,不斷進取,不斷創新的教學團隊
以科研項目為牽引,以教學研究為基礎,在實踐中打造理論功底厚、創新意識強、教學水平高、積極進取、勇于探索的教師隊伍。
2.愛崗敬業,高度責任,勇于奉獻的教學團隊
教師不僅教書而且育人,不但授之以魚而且授之以漁。努力培養學生踏實的學習作風,不斷進取的科學精神和超越自我的創新能力
3.互幫互助,團結協作,高效和諧的教學團隊。
中老年教師言傳身教,青年教師肯學肯鉆,互相精誠團結和合作,通過不斷的教學改革和教學團隊建設,形成了強大的團隊凝聚力和創造力,實現團隊的可持續發展。
發展目標
1.教師隊伍建設
引進高層次人才,優化師資隊伍的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和年齡結構。積極培養中青年數學學科帶頭人。每年舉行一次中青年教師講課大賽,確保優秀教學效果的持久性、承襲性;建立健全“傳、幫、帶”制度,確保每門課程都有一個堅實的梯隊;教授每年至少跟蹤培養1至2名青年教師,并做到定期考核;每年選派1~2名教師到名校進行培訓和進修。
2.教學內容的完善
結合工科數學的前沿課題和我校實際,進一步完善各門課程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創建三門省級精品課,爭取創建一門國家級精品課程。
3.教學方法和手段
加強教學方法的研究,加快課程資源上網計劃。每年至少舉辦兩個科研討論班,一個教學研討班。以科研促進教學,以教學充實科研,確保教學和科研工作的一體化。
4.教材的建設
爭取出版1至2部國家級優秀教材或優秀教學指導書;確保在國家級出版3至4部教材或教學指導書。
5.教學管理
繼續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教學質量檢查,繼續完善現有的聽課制度和學生對授課老師的考評制度,努力提高工科數學系列課程的教學質量。對于精品課程,堅持每周一次集體備課,不斷改革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使主講教師的教學水平在省內達到一流;建立健全團隊成員的業績檔案。
6、教學實踐
擴大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參賽規模。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轉化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出版教材
教材名稱
| 作者
| 出版社
| 入選規劃或獲獎情況
|
計算方法簡明教程
| 王新民(1/2)
董小剛(2/2)
| 科學出版社
ISBN 978-7-03-028729-8
| 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
|
線性代數
| 閆 厲(1/5)
董小剛(2/5)徐俊彥(3/5)
| 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28170-8
| 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吉林省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三等獎
|
數學分析選講
(編著)
| 紀躍芝(1/2)
劉慶懷(2/2)
| 東北師大出版社ISBN
978-7-5602-8244-2
|
|
經濟周期波動的動態模型與計量分析方法
(專著)
| 張海燕(1/2)
董小剛(2/2)
| 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31146-7
| 吉林省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