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俊,化學工程系青年優秀校友,1991年1月出生,博士畢業于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現任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中心研究員,博導,研究方向集中在二維材料與能源應用。在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ACS Nano,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雜志發表SCI論文44篇,其中7篇入選封面論文,6篇入選ESI全球熱點/高引論文,單篇最高引用360余次,合計引用1700余次,被國際媒體雜志網站報道40余次,受邀撰寫5本書章節。榮獲“昆士蘭州新銳科學家”,“昆士蘭科技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等20余項榮譽稱號。擔任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副主編,Heliyon顧問編委,Sustainable Horizons青年編委,BMC Chemistry等期刊編委。擔任《2021先進材料與可持續技術會議》組織委員會成員與能源分會主席,擔任澳大利亞智能能源協會等協會組織會員。
楊洪雨,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青年優秀校友,1986年2月出生,教授,碩導,現任吉林化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國家一流專業負責人,吉林省高校特種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主任,吉林化工學院多功能納米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負責人。博士畢業于韓國成均館大學(世界排名82),師從韓國科學院與工程院兩院院士Doo Sung Lee 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生物可降解材料、智能納米藥物載體設計以及癌癥診斷與治療。近年來在Nanoscale,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Biomaterials,ACS Appl. Mater. Inter., Polymer Chemistry, Adv. Therap., J. Mater. Chem. B, 等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主持多項國家級、省級課題,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項,獲吉林省自然科學三等獎一項,部分科研成果實現轉化。
郭東軒,制藥工程系青年優秀校友,1992年7月出生,齊齊哈爾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教授,碩導,2016年6月本科畢業于長春工業大學制藥工程專業、2020年6月獲哈爾濱理工大學材料加工工程專業工學博士學位(碩博連讀)。研究方向:1、石墨烯、納米碳材料、過渡金屬基多功能復合材料在催化、環境保護及能源領域的應用。2、電化學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超級電容器、電催化產氫、電容去離子等。現主持多項國家級、省級課題。在ACS Appl. Mater. Inter.、Chem. Eng. J.、ACS Sustain. Chem. Eng.、J Colloid. Interf. Sci.、Sensor Actuat. B-Chem.、J. Taiwan. Inst. Chem. E.等頂尖期刊發表SCI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論文2篇,中科院一區文章6篇,他引超過1000次。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項。
宋夫交,環境科學與工程系青年優秀校友,1986年12月出生,鹽城工學院副教授,現任江蘇省揮發性有機物防控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2010年本科畢業于長春工業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師從李貞玉教授,2017年博士畢業于南京理工大學,師從鐘秦教授。主持多項國家級、省級課題。主要研究方向為大氣污染控制及資源化,包括環境功能材料用于 CO2捕集和催化轉化、VOCs吸附回收及催化降解等。近年來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Journal of CO2 Utilization等期刊發表研究論文3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論文2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項,部分科研成果實現產學研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