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07-12-20
瀏覽量:
擔學校重任 育高層人才
——在研究生導師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張德江
2007.12.19
近年來,我校的研究生教育有了快速的發展,除了新成立不久的信息傳播工程學院外,全校各個學院都擁有了碩士點,研究生教育已經普及到全校。在校各類研究生總數已達1700多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305人,在職工程碩士研究生412人。研究生教育對我校學科建設以至整體辦學水平已經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這種背景下,學校召開研究生導師工作會,目的就是加強研究生的管理和指導,保證和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科建設和辦學水平的提高,所以,我今天講話的主題是:擔學校重任,育高層人才。
下面講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況與基本經驗;二、我校研究生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三、加強我校研究生培養工作的幾點意見;四、對研究生導師的希望和要求。
一、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況與基本經驗
1、基本情況
我校研究生教育從1983年開始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1990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起與外校(所)合作培
我校研究生教育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各位研究生導師的貢獻和有關部門的努力,借這次全校導師工作會議之機,我代表學校,向為我校研究生教育事業做出貢獻的每位導師、各有關部門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2、基本經驗
我校開展研究生教育已經有25個年頭。25年來,研究生教育實現了我校辦學層次的提升,對促進學校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增強辦學實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回顧多年來我校的研究生教育,其基本經驗主要有:
(1)注重培養質量,加強過程管理。我校一直重視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不斷改進和加強研究生的培養過程管理,25年中曾先后五次組織修訂培養方案,從研究生招生、入學、理論課教學、論文開題、論文檢查、畢業答辯、學位授予到就業的整個培養過程,已建立起了一整套比較科學、規范、合理的教育培養和管理體系。特別是近幾年來,學校堅持了學位課評估制度、學位論文質量中期檢查制度、學位論文送外校盲評制度和預答辯、緩答辯制度,有效地保證了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我校研究生部先后榮獲了“吉林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吉林省高等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學校在學位點申報、省級重點學科評估、以及全國性學術交流中,在研究生教學管理和研究生培養中的一些做法,受到國家、省學位辦的認可與好評。國務院學位辦近年來一直批準我校工程碩士招生指標為自定。
(2)重視學科建設,為研究生教育提供可靠的保障。多年來,我校重視學科建設,在學科隊伍、科學研究、基本設施建設幾方面加大了投入,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保障。學校自2006年開展了《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后備人選遴選管理考核》工作,首批遴選出23位學科帶頭人,20位研究方向學術帶頭人,9 位學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并給予相應的津貼,明確了他們的職責與任務。這項工作的開展,進一步明晰了我校各學科的責任人、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內容,理順了學術梯隊,有效地調動了學術骨干開展科研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校要求導師帶研究生必須有在研課題和足夠的經費總額,從而促進了科研工作,近三年來我校科研經費以年均40%的速度增長,科研項目的層次不斷提高。研究生通過直接參與到導師的科研課題中,成為學校科研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學校補充了科研力量。
(3)注重人才模式定位,培養應用型研究生。研究生的培養模式大致可分為二類:學術型和應用型。學術型研究生側重于基礎理論研究;應用型研究生側重于理論聯系實際,重點研究解決生產實際中的工程和技術問題。根據我校的辦學定位和科技研發及服務方向,我校的研究生培養總體上定位在應用型。研究生培養體系按照應用型研究生培養模式的要求來構建,課程設置、論文選題緊密結合應用型研究生培養目標的需要。
自2003年以來,我校獲國務院學位辦批準,開始招收和培養工程碩士,現已有一屆畢業生,目前10個工程領域在校工程碩士研究生412人。今年工程碩士報名530人,預計招收200人。工程碩士主要是來自工礦企業和工程部門的在職人員,國家要求他們的學位論文必須是工程實際問題。所以,通過培養工程碩士,將促進我們和工程界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系,強化我校的工程教育特色。
二、我校研究生培養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1、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有待提高
我校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和管理方面還存在一些不容我們忽視的地方:少數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流于形式,指導教師和所在學科要求不夠嚴格;部分研究生真正用于學位論文研究工作的時間太短;一些工科研究生用于實驗研究的時間過少,一些論文結論沒有經過實驗驗證;有的學位論文學術含量過低,創新性不強、文獻閱讀量不夠;有的學位論文總體工作量過少;有的學位論文撰寫不夠規范,不夠認真;部分研究生忙于考博,不重視碩士學位論文工作;有的答辯委員和評閱人不能夠嚴肅客觀的評價學位論文水平,有的答辯環節存在走形式問題;有的指導教師對研究生要求不嚴,指導不力,對研究生的科學研究能力、論文撰寫能力訓練不夠,使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水平低下,推薦研究生進行學位論文答辯時又顧著自己的面子和顧及研究生的感情,將就其通過答辯。近幾年國家和省兩次對我校的研究生論文抽查,結果都有“D”,個別論文給總體抽查情況拖了后腿,學校對此已清查了原因,追究了責任。研究生學位論文中存在的種種問題,要求我們必須盡快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學位論文質量。
2、研究生理論教學有待加強
這方面的問題包括:
(1)教學內容存在著滯后和重復現象。授課內容不能反映專業內容的發展;與工程實際或社會需求聯系不緊密;授課的深度與水平不夠;與本科生課程拉不開檔次,教學內容重復。
(2)教學方法落后。照本宣科和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還大量存在,啟發式、討論式和研究性的教學方式比較少。
(3)個別教師的責任心不強。授課前備課不充分;授課中沒有教案、缺少參考教材,不按規定的學時進行授課,隨意竄改授課時間;課程考核命題不規范,不能夠嚴格考核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試后學生成績不能按時交回;雙語教學課程太少,不適應研究生層次培養的要求等等,這些都影響了我校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3、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我校現有具備研究生導師資格的教師329人,其中外聘63人,教授149人,占導師總數的45%,博士107人,占32%,從導師的職稱和學歷來看,導師的整體情況還是好的,導師隊伍的數量和質量有所提升。但也存在著若干問題。一是整體水平還有待于提高,部分導師知識老化,工程和實踐經驗不足;二是總體數量還不適應研究生規模發展的要求,有的導師指導的人數過多,難以保證質量;三是部分導師的工作責任心還需要加強,還需要加強考核機制。
4、培養研究生所需的基本設施不足
一是研究生教室、宿舍緊張,學習條件和住宿條件有待改善;二是導師科研和研究生作論文用房緊缺;三是部分研究生作論文所需的實驗設備欠缺。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我校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三、加強我校研究生培養工作的幾點意見
我校研究生教育的發展方針是:穩步發展,提高質量,為實現學校學科水平的提高和辦學實力的增強而奮斗。圍繞這一方針,下面講5點意見。
1、積累實力,鍥而不舍,為早日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而不懈地奮斗
學位授權審核的改革,對我校
2、充分發揮研究生教育在我校教學、科研和隊伍建設中的特殊作用
研究生教育對我校的教學、科研和隊伍建設中都具有特殊的任務和作用。
一是在教學方面,要去除傳統教育中的種種弊端,帶頭探索和實踐創新教育。研究生教學一般都是小班課,研究生本身自主學習能力較強,完全應該也完全可以以新的教學方式實現創新教育,實行參與式、討論式、研究式的教與學。希望研究生處和各個學院認真研究,明確要求,對研究課進行改革與創新,再不能滿堂灌了,每一門課都要改革,無論是參與式、討論式還是研究式,總之都要“試”,嘗試、試驗,為研究生由傳統學習向創新學習轉變闖出一條道來,為本科生的創新教育闖出一條道來。
無論如何嘗試,研究生的課堂上都要注意以問題為主線,培養研究生的問題能力,即主動地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例如,提出本門課對應的學科方向中的發展前沿和有待解決的問題;每次課都提出一定的思考題和討論題;作為作業,要求研究生帶著具體問題去上圖書館、上網查閱資料;圍繞某個主題組織課堂討論等等。另外,創新教育還要注重綜合,引導學生把在各門課程中學到的知識綜合起來,因為解決實際問題靠綜合以后的知識;創新教育還要注重轉化,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和素質,因為解決實際問題不僅靠知識,更要靠能力和素質。
二是科研方面,通過研究生教育的發展有力地擴大科研總量,提高科研水平。研究生導師都要成為科研工作的帶頭人和骨干。沒有科研課題,就不夠上崗條件,當不了研究生導師。有了科研,當上了導師,通過指導研究生論文,通過研究生參加導師的課題,進一步促進自己的科研工作,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為今后再拿新的科研項目創造條件,所以指導研究生和科研是緊密互動的,通過這種互動,研究生教育將為我校的科研工作,為我校由教學型向教學研究型轉變發揮特殊作用。
三是研究生教育要有力地促進我校的教師隊伍建設。通過改革研究生教學闖出創新教育的路子,同時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通過指導論文促進科研,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通過聘請校外的優秀科技人員做兼職導師,補充我校研究生指導力量的不足,同時引進優質教育資源,活躍學術交流,提高培養質量;通過組建導師組,促進學科梯隊建設,更好的發揮團隊作用;通過導師組內定期開展學術討論,濃厚學術氛圍,活躍學術思想,提高學術水平。
3、進一步加強研究生教學管理。一是要支持和促進研究生理論教學課程的改革,由傳統式教學向創新式教學轉變。要求每一門課都要有改革的思路和做法,不允許再重復滿堂灌、照本宣科的老路。二是不允許借改革之名,行偷工減料之實,不允許私自減學時或放羊式的自學,研究生部要加強檢查,一經發現,嚴肅處理。對課程教學進行改革,需要動更多的腦筋,下更多的功夫,不是省勁了,而是要更費勁。研究生部這幾年抓了研究生優秀學位課評估,教學檢查、問卷評估調查,提出加強研究生理論課教學的許多意見,這很必要。要堅持下去,嚴格管理,建立一套嚴格的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和嚴格的課程考核標準,設置研究生精品課,獎優罰劣。在研究生課程教學與改革問題上,研究生部和各學院、各學科點都要高度重視,加強研究,大膽實踐,總結出好的經驗。
4、進一步加強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建立嚴格的學位論文質量保障體系
對研究生學位論文要堅持全過程質量控制和嚴把答辯關的原則。實行“嚴進嚴出”,這是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過去,我校基本沒有淘汰率,近幾年,研究生部在學位論文質量上采取了許多措施,在論文答辯中有了淘汰率,2006年有7人,占畢業生3%;2007年有13人,占畢業生7% ,學位論文質量有一定加強和改進。但是還不均衡。我校在學位論文質量管理上主要抓了五個環節,即開題報告、中期檢查、預答辯、論文盲評和答辯。為了保證論文質量,必須認真執行開題報告答辯制度,組織好開題報告的答辯過程,不能流于形式,這是各學科導師發揮集體智慧保證論文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導師之間交流和提高水平的一次機會。要嚴格執行學位論文質量中期檢查制度,對于各學科學位論文中期檢查后30%的學生,在學生畢業答辯前要進行預答辯,對于預答辯不合格的學生,要實行嚴格的延期3個月再進行預答辯制度,通過者才可進行畢業答辯。對于畢業答辯不通過的學生,不予畢業,補作論文,隨下一屆畢業生一起答辯。
研究生畢業答辯是個非常嚴肅的環節,也是保證研究生出口質量的關鍵一步。各學院一定要嚴密組織,嚴格要求,嚴肅運作。學位論文評閱人和答辯委員會成員應由各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主席同導師共同商定,必須得到學位評定分委員會主席的同意。同時,學位評定分委員會主席要對本學科的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負主要責任。學位論文一律組織匿名評閱,其中部分論文由研究生部組織評閱。研究生培養質量實行導師負責制,對于有學生延期畢業的導師,確屬導師指導不利的,在下屆分配指導研究生時,只許帶1人,情況嚴重的,取消導師資格。
5、加強研究生管理體制改革,逐步建立培養質量評價和學位點評估制度
我校現在運行的是一級研究生管理體制,研究生招生、教學組織與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均由研究生部直接負責,這種體制比較適合研究生規模較小的學校,隨著研究生規模和培養類型的增加,學校要加強各學院對研究生的管理工作,逐步實行二級管理體制。各學院要切實對本院的研究生負起責任,除了對研究生的學業負責外,還要承擔一部分研究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生部的任務是相對宏觀的管理,特別是對研究生培養質量評價和學科學位點評價,要拿出評價指標體系對各學科學位點的隊伍、科研、教學、基本培養條件、培養質量進行常規的定期評價,并將評估結果與研究生招生名額、學院負責人、學科學術帶頭人、導師的業績掛鉤,以促進各學科學位點的建設和管理,從而提高全校研究生教育的質量和水平。關于研究生的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部近期還要進行調研,有針對性的提出一些加強這方面工作的意見和措施。
隨著我校校園建設的進展,研究生導師的科研用房條件會得到改善,學校已計劃明年動工建設研究生教學大樓,工程完成后研究生的教學和住宿條件會有很大改善。
四、對研究生導師的希望
我校的學科學術帶頭人和學科骨干都在研究生導師隊伍中,所以導師隊伍建設不僅是發展研究生教育的關鍵,而且還是學科建設的關鍵,從而是提高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的關鍵,所以我們一定要下大功夫,抓好這支隊伍的建設。既然研究生導師隊伍是我校辦學水平和實力的希望所在,決定性所在,所以借這次會議的機會,向每位研究生導師提出殷切的希望和明確的要求。
1、要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對自己學生的負責,是一個教師最重要的品德,是對教師這一崗位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一個教師“做人”的重要體現,對研究生導師,更是如此。希望各位要珍惜“導師”這一崇高而神圣的稱號,對自己承擔的教學任務和指導任務,對自己的研究生高度負責,決不能誤人子弟。名師出高徒,每個導師都要為自己能夠培養出高徒而欣慰和自豪,同時也要為自己的弟子中出現三流,甚至不入流的狀況和水平承擔責任,感到羞恥。作為導師,除了要對自己的研究生學業負責外,還要對研究生的成長全面負責,做到教書育人。每個導師都要成為自己的研究生最親近的人之一,增強對研究生健康成長的影響力。目前,我校從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專職人員極少,這方面的大量工作要由導師承擔起來,導師和研究生之間,既是師生,也應是朋友。導師要全面了解自己研究生的思想狀況,既教他們做事,又要教他們做人,還要引導他們養成科學精神。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要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實現教化作用。這種教化將會對學生形成長遠深刻的影響,甚至終身不忘。每個研究生在自己學位論文的結尾,都有一個致謝,都會提到導師對自己的教誨和培養,我們做導師的,要對得起這種感謝。
2、要致力于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積極投身于科研實踐
大學是搞學術研究的地方,是做高深學問的地方。我們培養研究生,更要講學術水平和學術含量。只有導師具備了很高的學術水平和科研水平,才能培養出高質量的研究生。因此,每一位研究生導師必須投身于科學技術研究。
(1)選準方向,堅持不懈。所選方向應做到三個結合:與自己的學科相結合;與市場需求相結合;與自己的研究興趣相結合。方向一旦確定,不宜輕易變動。鍥而不舍地鉆研下去,必將獲得相應的成果。
(2)嚴謹認真,刻苦鉆研。一是有一個科學的態度。不投機取巧,不嘩眾取寵,以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對待科研,以不知疲倦的干勁投身科研,不搞任何形式的學術腐敗;二是具有獻身科學的精神。肯于把別人看電視、聊天、打麻將的時間用來搞科研做學問。不虎頭蛇尾,不急功近利。
(3)方法得當,事半功倍。一是善于分析,培養自己科學的思想方法,學會動腦筋;二是善于總結,及時總結經驗和教訓;三是善于積累,知識的積累、信息的積累、資料的積累、經驗的積累和渠道的積累。
(4)樂于探索,勇于創新。培養研究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每一位導師的重要任務,這就要求導師自身要注重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開發。我們應該和自己的學生形成共勉,激發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養成創新性格、提高創新能力,師生互動,共同提高。一是保持濃厚的探求知識和研究問題的興趣,善于思考問題,提出問題;二是敢于標新立異超越常規,敢冒風險;三是不怕困難,鍥而不舍,培養自己堅持不懈,百折不撓的毅力;四是不盲目從眾,不迷信權威,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習慣;五是具有較強的自信心和持久的進取心,保持創新的欲望和激情。
(5)善于合作,肯于共事。現代科研需要團隊的力量,需要同事間的合作和多學科的交叉。要想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僅靠個人的努力是不夠的,需要學術梯隊成員之間真誠的合作與良好的互補,需要寬松的的人際環境與和諧的合作氛圍,這是科研作大作強的重要條件。
每一個研究生導師都要有自己穩定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課題,沒有在研課題的導師不能指導研究生,這一條件,學校堅持了多年,今后,也要堅持,這是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條件,也是遴選導師的重要原則。一名稱職的研究生導師,既要善于傳授知識,又要樂于運用知識,還要努力創造知識。
3、要有科學精神,嚴守學術道德
什么是科學精神?我看可以包括四條:一是求實,來不得半點虛假。真正的強者,不是學術上沒有問題的人,更不是有了問題自我掩蓋,不懂裝懂,自欺欺人的人,而是主動發現問題,并且帶著問題認真鉆研不恥下問的人。科學求實,既不能嘩眾取寵、投機取巧,也不能囫圇吞棗,一知半解。
二是嚴謹,一絲不茍,嚴謹認真。不放過一個疑點,不出現一點兒馬虎。方案論證是否嚴密,實驗數據是否準確,書寫格式是否規范,每一個環節都應體現嚴謹認真。
三是探索,始終保持探索求知的熱情和研究問題的興趣,對事物抱有好奇心,對已有的知識能夠大膽的懷疑,對還沒有的知識進行積極的探索。
四是創新,探索是為了創新,創新是科學發展的源泉,創新精神是科學精神的重要內容。
把求實、嚴謹、探索、創新這些最基本的科學精神傳授給學生,并且內化成學生的科學品質,比傳授知識更重要。
作為研究生導師,還要注重嚴守學術道德,避免學術腐敗。我們要求學生誠信為本,自己首先要做誠信的榜樣,要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實實做事,扎扎實實做學問,實實在在搞研究。只有這樣,才能在自己教學科研的沃土上踏踏實實,有后勁,可持續。
以上是從研究生教育的角度對各位,也包括我自己在內,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因為我也是研究生導師,也要遵守上述的規則和要求,否則,也照樣不夠格。
碩士研究生教育是我校教育的最高層次,各位能夠從事著最高層次的教育教學工作,應該感到神圣,應該加以珍惜。希望各位愛崗敬業,負起責任,對得起導師的稱號,對得起我們的學生,擔學校重任,育高層人才。讓我們共勉。
以上講的有不妥的地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