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組織全校師生員工參加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投票的通知
各部門、各單位:
今年4月份以來,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總政治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經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解放軍總政治部推薦,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組委會確定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317位,現正面向群眾公示,接受群眾投票。吉林省共有10人入選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長春市有3人入選,分別是全國十大杰出檢察官丁樹達(401號)、吉林省公安廳干警王玉輝(206號)和全國百名誠信個體戶翟麗青(362號)。
一、投票時間
6月19日00:00—7月19日24:00
二、投票范圍
全國助人為樂模范候選人64名、全國見義勇為模范候選人61名、全國誠實守信模范候選人64名、全國敬業奉獻模范候選人64名、全國孝老愛親模范候選人64名,計五類317名候選人。
三、投票方法
1、書面選票投票:由黨委宣傳部(文明辦)統一印制選票,并發給各部門、各單位,以供評選投票。投票時,用鋼筆、碳素筆或圓珠筆將所選候選人序號后的“○”涂黑。涂黑部分復印無效。每位候選人均有一個三位阿拉伯數字組成的代碼,其中,首位數1、2、3、4、5分別代表五類道德模范的類別,后兩位數代表候選人序號。投票時間截止日期為2009年7月8日,請各部門、各單位組織好評選投票,并于7月8日下班前將選票統計好交宣傳部(文明辦主樓1363室),由宣傳部(文明辦)統一上交市文明辦。
2、網絡投票:可登錄中國文明網、央視網、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國際在線、中國日報網、中青網、中國臺灣網、光明網、中國經濟網、中國廣播網、中新網、中國軍網、中工網、中國婦女網、搜狐網、新浪網、網易網、騰訊網、悠視網“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專題”,進入投票系統,按提示投票。
3、手機投票:僅適用于中國移動用戶,可編輯短信發送至106580007666。編輯投票短信時,先輸入投票人身份證件號碼和姓名,再輸入候選人的三位阿拉伯數字代碼,以逗號“,”分隔。通信費0.1元/條。
四、注意事項
1、每人只能選擇書面、網絡或手機三種方式中的一種方式進行投票;無論何種方式每人限投一張選票;每張選票所選候選人每類不得超過10人,五類總計不得超過50人,否則為無效票。
2、書面、網絡、手機選票均須填寫投票人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碼(或軍人證件號碼),不填、填寫錯誤或重復填寫的選票無效。
3、網絡、手機投票截止日期為2009年7月19日24:00。
4、書面選票以各基層黨委、黨總支、直屬黨支部為單位下發,請于7月1日下午到黨委宣傳部(文明辦)領取。
市文明辦設定投票咨詢熱線:88776223,隨時解答市民群眾在投票過程中的各種問題。
附件:我市當選的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事跡
黨委宣傳部(文明辦)
2009年6月30日
附件:
我市當選的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事跡

丁樹達(候選人編號401)男,58歲,回族,中共黨員,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正處級檢察員。
丁樹達先后在批捕、起訴和法紀等多個部門工作,在執法的16年中,他主辦、協辦案件2600余起,沒有出現任何差錯。
1985年,丁樹達為了做好幾十名免訴人員的幫教工作,創造出“潛伏式綜合治理”和“一竿子插到底跟蹤幫教”方法,收到明顯效果,86人中無一人重復犯罪,有的還當上了單位的工作骨干、成為新長征突擊手。這件事給丁樹達很大啟發,他決定通過加強普法工作減少犯罪。
丁樹達把犯罪預防工作作為自己的責任,長期堅持進行校園義務普法22年,足跡遍布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幾十個大中城市,總行程幾萬公里,義務為大專院校、中小學校、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宣講法制報告千余場,為聽眾解答了大量疑難問題。為了克服法制課的枯燥,他花大氣力練就了評書演員和故事大王的基本功,做到在宣講法制時聲情并茂,讓聽課人在笑聲中受到啟迪、在掌聲中學到法律知識,他的法制報告被譽為“笑聲教育、法律扶貧”。
丁樹達還努力研究青少年犯罪問題。他除了從學校、家庭、社會三個方面的教育探究原因外,還著重研究了“青春期”與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問題,指出青春期往往造成青少年沖動、好奇、苦悶、困惑等,由于這些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使他們的思想誤入歧途,甚至走向犯罪。正是正確掌握了青少年的心理,再加上恰當的教育方法,20余年來,丁樹達幫助了無數問題青少年,避免了很多家庭悲劇的發生。
丁樹達義務講課20多年,他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不想碌碌無為地度過此生。這個社會需要更多的義務傳授法律知識的人。作為執法者,我只想在崗位上為社會多做些貢獻,不辜負‘檢察官’的職位?!?SPAN lang="EN-US">
丁樹達先后被評為全國“三五”普法先進個人、全國十大杰出檢察官、全國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先進個人、吉林省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2次。

王玉輝(候選人編號206),女,35歲,吉林省公安廳刑偵局偵查處副主任科員。
2009年3月16日,王玉輝下班回家途中,經過一個道路交匯處,發現一名女孩站在一棟六層居民樓頂,距離女孩十幾米處站著十幾位公安民警和武警消防官兵,樓下鋪了不少氣墊。王玉輝意識到這個女孩要輕生。她擠過人群,順著內樓的半截鐵梯爬上了樓頂。
現場的民警看她穿一身警服,都把她當作市公安局派來的談判專家。王玉輝想,當務之急是消除女孩不穩定情緒,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再尋找機會解救她。在距離女孩不到5米處,她說道:“小妹妹,我叫王玉輝,是人民警察,你不相信我還不相信這身警服和我頭頂上的警徽嗎?”“樓頂風大,你穿的少,一定很冷,把姐姐的衣服穿上吧?!闭f著脫下警服扔了過去。本想等女孩過來拿衣服時拉住她,沒想到女孩既不說什么也不過來拿衣服。王玉輝又說:“我叫王玉輝,你叫什么啊?咱倆聊聊好嗎,我有恐高癥,你這樣大家都為你擔心,多危險啊?”說著自己先坐了下來,女孩見狀,也在樓頂邊上坐了下來。“什么事使你要這樣,跟姐姐說說好嗎?”慢慢地,女孩開始和王玉輝交流起來,告訴她,是因為打工飯店老板冤枉她偷了顧客手機,并把她的身份證扣下,要她賠償3100元,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才想到這樣。王玉輝拿出自己的錢包,說愿意替她賠償,將錢包貼著樓頂地面扔了過去,還告訴她銀行卡密碼。“你和我非親非故,我怎能要你的東西呢?”女孩沒有撿地上的錢包,但明顯看出,她被王玉輝的真誠所感動。
經過一番勸說,女孩提出能否幫她要回身份證,王玉輝把女孩的想法告訴身后的民警,民警迅速向飯店老板要來了女孩的身份證。為了避免女孩拿到身份證后思想出現反復,王玉輝借給女孩身份證之機,迅速用雙手拽住了她的右臂。這時,女孩使勁掙脫,身體墜到空中。由于女孩的使勁掙扎使王玉輝倒在地上,但她清醒地順勢把鞋后跟用力插進了樓頂的水泥裂縫里,雙手仍然牢牢地抓住輕生女孩。女孩極不配合,雙腿懸在空中仍在掙扎,一旁等候的民警迅速上前,幫助王玉輝將輕生女孩拉上了樓頂。成功解救女孩后,王玉輝多次看望女孩,為她買衣物、食品,每天用電話或短信做女孩的思想工作,并為她找到了新的工作,使女孩恢復了生活的信念。
媒體報道了王玉輝見義勇為的事跡,受到廣泛好評。她榮立一等功1次。

翟麗青(候選人編號362),女,48歲,中共黨員,吉林省長春市桂林路市場個體工商戶。
翟麗青始終堅持誠信為本,顧客就是親人,信譽就是生命。她帶頭簽訂無假貨責任書,經常對自己經營的商品進行自查,做到嚴把進貨關、驗貨關和銷售關,自覺打擊假冒偽劣商品,被當地群眾譽為信得過的個體戶。
她把信譽看的比什么都重要,一次,她購進了一批市場上非常暢銷的防紫外線折疊傘。經過仔細比對,發現這批傘存在面料光澤度不夠、傘骨粗糙、重量輕等問題,斷定是假貨,翟麗青主動張貼告示,原價收回已銷售出的雨傘,為此她損失近萬元,但她說“我決不讓假貨從我這里流向社會”。有年冬季,翟麗青進了一批羊毛圍巾。由于降溫,她也圍上一條,可在寒風中她感到這種羊毛圍巾根本不擋風,她按慣例燒了圍巾穗結果證明是羊毛的,翟麗青苦苦思考,羊毛圍巾為什么不擋風呢?經檢驗,這批圍巾整體是腈綸的,只有穗是羊毛的,但一直按羊毛的價錢賣。翟麗青很氣憤,第二天退了貨,還向工商部門進行了舉報。作為全國個體戶打假標兵,遇到這樣的事太多了,連她自己也說不清退回了多少貨。她把自己當成一個消費者,總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看問題,許多顧客很信任她。她堅持售前售后一個樣,堅持購物退換自由,讓顧客乘興而來,滿意而歸。她推出3天內不滿意就退貨的承諾,在消費者中得到認可,翟麗青的小店因此名氣漸大。她常說:“雖然退貨造成一定損失,但卻給我帶來了更多回頭客,這才是最大的財富?!币淮危谕唤荡笥甑那闆r下一位抱小孩的婦女來買雨傘,但是身上的錢不夠,翟麗青怕孩子被淋濕生病,就先讓她把傘拿走,事后再補錢,后來這名女士還了余款,翟麗青又多了一個回頭客。致富后,翟麗青還積極幫助其他生活貧困的下崗姐妹,帶動10余名下崗女工通過個體經營使家庭擺脫了生活困境。
翟麗青1997年被評選為全國個體戶打假標兵, 2005年被國家工商總局評為全國光彩之星,2007年被評選為全國文明誠信個體工商戶,2008年榮獲吉林省道德模范稱號。

朱玉林(候選人編號114),男,55歲,中共黨員,吉林省白山市育林孤兒院院長。
身為一名農民企業家,朱玉林傾盡全力創辦了有一定規模的私立孤兒院,20多年累計投資8000多萬元,從生活、學習到工作,全方位培養孤兒,成為287名孩子的“院長爸爸”。
從1981年開始,朱玉林從事個體運輸逐步富裕起來。1994年,當看到許多流浪孤兒無依無靠,他決定要幫助這些孩子們。他毅然賣了轎車、房子,投資1100萬元興建了白山市育林孤兒福利院。孤兒院里開設九年義務教育,由聘用的教師按照國家統一的教學大綱進行教學。孤兒院中供電、供水、供暖、閉路電視等設施一應俱全,還有多功能大廳、微機室、圖書室、實驗室等,能夠滿足孩子們生活學習等各方面的需要。每年孩子開學時,朱玉林都得拿出近200萬元支付學習和生活費。朱玉林對孩子們關懷備至,孩子們都叫他“院長爸爸”。他視這些孤兒如親生,記得所有孩子的生日和來歷。
為了讓孤兒們在這里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朱玉林把孤兒院遷址到楊木斜村,并統籌規劃了生活基地、教育基地、培訓基地、就業基地。如今的育林孤兒院,已成為集生活、學習、娛樂為一體的白山地區社會孤兒收養基地。
無論是在市育林孤兒院正在讀書的孩子,還是從這里走出去的孩子,談起他們的“院長爸爸”總是充滿感激,他們不但受到愛的教育,而且每個人都是一個傳播愛的火炬手。年齡最大的孤兒姜波現在當了老板,開創了自己的事業,在朱玉林收養的孤兒中有64名大學生,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有用人才。
1999年中國香港扶貧基金會授予他中華名人杰出貢獻獎,2002年當選吉林慈善總會副會長,2008年榮獲吉林省道德模范稱號。